近视的大规模流行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,预计到2050年,全球将有47.58亿人患有近视。目前学龄期近视不仅发病年龄提前,且发生率随年龄增加,已成为威胁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。
一项系统评价结果显示,亚洲儿童的近视患病率为70.9%,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,近视患病率显著增加。 日常导致孩子近视的行为和习惯有哪些? 眼科专家表示,长时间近距离用眼、缺少户外活动、早教都是可以导致孩子近视的行为和习惯,建议用眼半小时左右,休息十分钟,休息时间越长越好。 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危险因素较多,其本质是遗传易感性与环境暴露互相作用的结果。 虽然遗传、年龄、父母生育年龄、性别等是近视发生发展的不可控因素,但可通过建立屈光发育档案,定期眼健康检查等预防手段来降低近视发病率。
而近距离用眼行为与习惯、户外活动时间、睡眠时间等则是近视发生发展的可控因素。
研究表明,近距离工作、学习、读书等不科学的用眼姿势是诱发近视的危险因素。 儿童近视多因素调查显示,观看电视距离<3m,阅读书籍距离<20cm,笔尖距指尖距离<2cm等与儿童近视显著相关。并且随着用眼距离逐渐变近,患近视风险逐渐升高。 建议:遵循“三个一”原则,即书面距眼保持一尺、手指距笔尖保持一寸、身距桌边保持一拳;“20-20-20”原则,即看屏幕20分钟以后,要抬头远眺20英尺(6米)外的地方20秒以上。 一项关于近视的Meta分析显示,户外活动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动态视力、提高裸眼远视力,其活动时长与近视发病率负相关,并且延长户外活动时间还可以减缓近视的发展。 户外活动<1h的儿童近视风险大约是户外活动时间1~2h的2倍户外活动>2h人群的近6倍。 建议: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,每周累计不少于14小时。
研究结果显示,手机、电脑和iPad使用时长是近视的危险因素,且看电子屏幕时间超过1h/d是学龄前儿童近视临床前期的相关因素。
看电子屏幕时,瞳孔会不断变化,使睫状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,若得不到较好的松弛,长期以往会导致远视储备下降,从而形成近视临床前期。
建议: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方式来进行视力补偿。
研究显示,人眼的发育与生长受光照和昼夜节律调节,持续的昼夜节律调节失衡导致睡眠不足,影响了屈光发育,从而增加近视的发生率。 多项研究均显示近视与睡眠不足密切相关,且与睡眠质量差是正相关。 建议:1~2岁的儿童每天睡13~14小时;2~4岁的儿童每天睡12小时;4~7岁的儿童每天睡11小时;7~15岁的儿童每天睡9~10小时。
近视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可控与不可控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近视发生的不可控因素不易改变,而对可控因素的早防、早控则是降低近视患病率的有效途径。